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。花镜云:“松为百木之长,多节永年,皮粗如龙麟,叶细如马鬃,遇霜雪而不凋,历千年而不殒”,宋代王安石在字说说:“松为百木之长,犹公也。故字从公。”有人拆字“松”为十八公,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,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,现代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也写有“松树的风格”等等。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,风雨骤至,在大松下避雨,后来封此树为“五大夫”,后人称此树为“五大夫松”。幼学故事琼林云:“竹称君子,松号大夫”,语亦由此来。松耐寒耐旱,阴处枯石缝中可生,冬夏常青,凌霜不凋,可傲霜雪。松能长寿不老,民俗祝寿词常有“福如东海长流水,寿比南山不老松”。在书画中常有“岁寒三友”(松、竹、梅),以示吉祥。在书画、器具、装饰中常有“松柏同春”、“松菊延年”、“仙壶集庆”(松枝、水仙、梅花、灵芝等集束瓶中)。松是广泛被视为吉祥的树种。
柏有贞德者,故字从白。白,西方正色也。“不同流合污,坚贞有节,地位高洁。”王安石在字说中云:“柏犹伯也,故字从白”。松为“公”,柏为“伯”,在“公侯伯子男”五爵中,伯列第三位,柏也比作“位列三公”。风俗通载:魍魅喜食死人肝脑,惧于虎、柏。故阴宅陵墓多植柏立石虎。民间习俗也喜用柏木“避邪”。本草纲目说“元旦以之浸酒避邪”(“柏性事凋而耐久,禀坚凝之质,乃多寿之木,是以可入服食,道家以之点汤常包饮,元旦以之浸酒避邪,皆取于些。麝食之而体香,毛女食之而体轻,亦其之正验矣。(毛女,抱朴子载,成帝时,猎人在终南山见一裸女,全身毛,跳涧如飞,后合围捕获。问之,是秦之宫女,避乱逃入山中,饥无食,一老翁教食柏树叶实,遂不饥不寒,体轻如飞。至汉成帝时应已三百岁矣!)”列仙传也说“赤须子好食柏实,齿落更生”,“服柏子人长年。”汉宫仪云:“正旦饮柏叶酒上寿”。在民俗观念中,柏的谐音“百”是极数,极言其多其全,诸事以百盖其全部:百事、百鸟、百川等。故吉祥图案常见有:柏与“如意”图物合为“百事如意”,柏与桔子合成“百事大吉”(桔、吉音近)。西湖游览志有云:“杭州习俗,元旦签柏枝、柿饼以大桔承之,谓百事大吉。取柏、柿、大桔与百事大吉同音故也。”
桂多生于中国南方,其丹桂、金桂、银桂、月桂、缅桂、柳叶桂等多种。其中,丹桂、金桂、银桂以花色红、黄、白而得名。桂乡在八月(农历)开花。故又将八月称为“桂月”。桂花香气袭人,可作茶饮,可用药饵。习俗将桂视为祥瑞植物。历来将科举高中称为“月中折桂”、“折月桂”。旧称子孙仕途昌达,尊荣显贵为“兰桂齐芳”。五代时燕山的窦禹钧生五个儿子,相继成材。大臣冯道赠诗曰:“燕山窦十郎,教子有义方,灵椿一枝老,丹桂五枝芳”。三字经也录史实有“窦燕山,有义方,教五子,名俱扬”。
桂音谐“贵”,有荣华富贵之意。有的习俗,新妇戴桂花,香且“贵”。桂与莲籽合图,为“连生贵子”;桂与寿桃合图为“贵寿无极”等等。桂有吉祥寓意,源自谐音。
但植物学生理习性,桂喜素厌腻,适于成长在无油腻的书院、寺庙中、家宅庭中不茂。
椿被视长寿之木,属吉祥。庄子。逍遥游云:“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”。可见椿之寿考。本草纲目曰:“椿樗易长而多寿考”。人们常以“椿年”、“椿令”祝长寿。唐代钱起的柏崖老人诗云:“帝力言何有,椿年喜渐长”。宋代柳永的御街行词云:“椿令无尽,萝图有庆,常作乾坤主。”自古寿联有:“筵前倾菊酿;堂上祝椿令”。“椿树千寻碧;蟠桃几度红。”“大椿常不老,丛桂最宜秋”等。因椿树长寿,习惯常喻父亲。唐时牟融送徐浩诗云:“知君此去情偏切,堂上椿萱雪满头”。上文(桂,冯道赠窦禹钧的诗)中的“灵椿一枝老,丹桂五枝芳”也是指椿喻父。椿喻父,萱指母,明代朱权金钗记有云:“不幸椿庭有丧,深赖萱堂训诲成人。”此外,有的地区(如山东鲁西南)除夕夜有儿童摸椿树和绕椿树转以求长高又长寿的民俗。
关于龙尚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:
公司
公司www.yc099.cn
公司地址:苏州市吴中区兴南路33号